搜索
歌曲  视频
论坛  文章
于文华名片

 
聆听二十年前的声音 感受二百年前的悲凉
作者:原野  发布时间: 2006-11-05  浏览次数:21192

【演 唱】 于文华 胡晓晴 孙小云 王涓爱
【演奏/乐队】 中央乐团交响乐团、中央乐团合唱团
【指 挥】 胡柄旭 张正弟
【出 版】 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社
【作 曲】 王酩
【特殊说明】 获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四项大奖
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 中国电影音乐经典系列

    电影系列片《红楼梦》的音乐,对我来说,是久违了的朋友,二十年前坐在电影院里聆听这些旋律的情景,就仿佛是昨天的事儿。所以,当拿到这张唱片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与朋友久别重逢的欢喜之情。尤其她的主旋律,在片头片尾出现的低回幽怨的调子,我把她深深印在脑海之中。
    《黛玉南归》就是她的主旋律,整体风格凝重、幽远、孤凉、徘徊、哀婉。由庞大的弦乐队奏出主题旋律,低回徐缓,欲说还休,欲行且止;弦乐声渐弱之时,古筝、琵琶弹拨声起,笙管丝竹与金石之声交替出现,拍子渐慢,音断意连;然后弦乐再起,迂回上升,把情绪推向高潮。
    这部作品,我想应该是所有《红楼梦》影视音乐中最具古典韵味的音乐,她给整部电影定下了凝重、古朴、简约、含蓄、细腻的情感基调。

    《娘娘起驾》的音乐,听起来雄浑沉稳,好一派祥和,但还是渗透出末世的凄凉感觉,这与《可卿出殡》的音乐从内质上看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交响乐和民族乐器结合的方式,很好的营造出了这种大场面。
    王酩对《葬花词》做了大刀阔斧的处理,洋洋洒洒五十二句的《葬花词》,他只用了其中四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我一直不理解在以前的很多影视剧包括戏曲中,曲作者为何把原著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改成“花谢花飞飞满天”,王酩是第一个没有改动这个字的人,但是他把“质本洁来还洁去”与“一抔净土掩风流”的顺序颠倒过来,或许是为了音乐创作上的需要吧。这首《葬花词》也是我听过最短的葬花曲,全曲不过三分半钟,却把整个气氛烘托了出来了,极其精炼地选出的这四句诗,道尽了悲凉的愤恨和绝望的抗议。
    埙与古筝低沉的响起,缓慢的,沉郁的,女声幽幽的唱起。全曲有三处哭声,分别在“有谁怜”“知是谁”和“两不知”的后面,前两处哭声还比较平缓,最后一声哭,我至今印象还极为深刻,这一声哭把我的心都被揪起来,埙、琵琶和戏曲中常用的慢板再次响起,好凄凉啊。
    葬花葬人,早已分不清是悼花是是自悼,于文华入戏太深了。

    《题帕》选的是第一首词: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唱到“为谁”和“伤悲”之处,演唱者采用了断音处理,这四个字音是顿出来的,生动的表现了因情伤而哽咽难言的情景,紧接着后面的拉长音,渐次的把情绪都舒展开来,最后在“不伤悲”中带出来的气声,幽怨之极。
    其实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想到的不是陶慧敏,是王文娟,这一段情节是她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最为精彩的表演之一,作为有着深厚的戏剧表演功底的性格演员,她的表演内敛含蓄,通常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摆手或踱步,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灵感受。黛玉坐在书桌前,双手轻纂着诗帕握于胸前,一动不动,眼睛痴痴的望着前方,神魂驰荡,余意绵缠,那眼神,游离而哀伤,好像看着蜡烛,又好象不是,摇曳的烛光在脸上晃动着,紫娟从身后走过,放下竹帘子,对黛玉说:“姑娘,夜深了”黛玉没有反应,依然痴痴的望着前方,紫娟往回走了几步,回身看了黛玉一眼,摇一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题帕三绝》是幕后的合唱作为背景音乐完成的,王文娟没有一句唱词,但却把黛玉内心对宝玉那种忧虑、牵挂、痛苦,尤其在收到旧手帕时无限感慨又左思右想的复杂心情,都表现出来了。这首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没有希望的爱情发展得越深,带来的痛苦也越深。
    《赏花诗》应该是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段出现的歌曲,二十年没看,歌词是王酩还是剧组创作的,都忘了。曲调充满了柔情,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他运用戏曲手法使旋律变得口语化,浓重而生动地渲染了感情色彩,这里肯定运用了越剧沪剧等江南戏曲的音乐元素。我记得这一段情节拍得非常美,还有菊花诗社一段和卢雪庵即景联诗一段,美伦美焕,还记得宝玉与宝琴一身腥红披衣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的画面,引得剧场里所有的观众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叹之美。

    王酩在创作《柳絮词》音乐的时候,把黛玉的《唐多令》和宝钗的《临江仙》各自省掉了两句,再把两首词结合起来: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林黛玉《唐多令》)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集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临江仙》)

    笛声孤独的响起,奏出低回的调子,弦乐缓缓的接上,带着江南小调的曲式,音乐与人声,像飘游不定的柳絮,哀惋缠绵的歌声,隐喻着任由东风摆布的命运,就像李纨说的“太作悲了”。

    这一组红楼梦电影音乐,她的古典,她的古朴,她的凝重,她的婉约,她的悲凉,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版权所有 于文华官方网站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8003035号-1
Copyright © 2003-2021 yuwe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