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歌曲  视频
论坛  文章
于文华名片

 
于文华,为秋天抒怀为祖国放歌
于文华官方网站 2002年  发布时间: 2005-01-08  浏览次数:5904

    新世纪伊始,即将推出的大型音乐电视作品《秋天的诺言》、《祖国是我永远的家》,近日已拍摄完毕。这是两首一改以往主旋律题材创作风格,更加贴近老百姓,以真实、平和、感人的音符和字句创作完成的作品,具有与作品气质相近的民族歌唱家于文华最终成为这两首作品的演唱者。
    《秋天的诺言》是以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为思想基础的作品,“三个代表”的理论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击起了强烈共鸣。文艺作品无疑是传达这一伟大思想的载体之一。作品抓住人民群众对国家领导人由衷的、真切的爱戴之情和对党的自身建设的称道之情而展开创作。借用三条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江-——湘江、珠江和黄浦江,寓意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对共产主义信念的继往开来的历程和追求。把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的伟大“信念”,喻为“春潮奔涌”般的使命接力赛。“三个代表” 誓言般的理论,说明了只有党本身完善、为人民着想、能代表人民利益,人民群众才会对你信任和热爱。这种老百姓所关心的实实在在的诺言,也说明了总书记作为人民的公仆,有着 “高山大海”般的表率。作品中提到中国强大的“来龙去脉”,是因为有正确的政党和英明的领航人的结果,我们身边的“老人”和“孩子”是历史和将来的见证人,没有党的指路,中国的发展不知还要经历多远多久的黑灯瞎火,对党的感恩,不仅是文艺界,那些红红火火的企业更有体会。在该作品的制作中,著名的酒业集团“浏阳河酒厂”更是鼎立支持,他们用自己的形式表达了他们的热情,写下了他们的赞歌。
    近几年,颂歌题材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但情思过多的寄托于“长江、黄河”,但这种近似空洞的感概多了、久了,已经很难打动听众和引起共鸣。这两首作品之所以成功和突出,就是作品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平心静气、真真切切的反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最爱党,什么时候最爱国。回想起“回归”、“申奥”等激动人心的时候;回想起老百姓自发的、发自内心的感动,我们才真正领悟到:目睹你辉煌才知道伟大。
    作品从构思上力争真切和人情味没有振臂高呼的口号,是一种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的道情。这种颂歌作品创作的手法,将是未来音乐创作一种思维和走向。作品在制作期间,所得到的好评完全可以用“潮”来形容,作曲家赵季平在见到歌词时,非常激动,他对作者说:“你能给我留一份吗?”让年轻的作者感动和鼓舞。作曲家李昕、词家车行对这两首颂歌作品更是激动不已,用车行的话说:“这是继《祖国慈祥的母亲》等颂歌作品以来,近几年来非常罕见,颠峰的好作品。” 这两首作品都是由有“鬼才”之称的青年词曲作家廖勇和最走红的曲作家戚建波合作完成。曾写器乐作品和音乐评论开始的廖勇,是一位音乐界最看好的颇具锐力的词曲新人,在完成了《母亲的心事儿女最明白》《与心灵面对》《过好每一天》等作品后,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以《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中国娃》等作品而名声鹊起的曲作家戚建波,又将推出一个更高的高峰。这两部作品均是走平民化的创作风格,以情动人,不喧嚣、用简洁的手法写出了无限的乐意。用廖勇的话说:我们仅仅是明白了一样道理,那就是老百姓在想什么,要什么。
    在业内有“用嗓子绣花”的于文华,一直追寻质朴,真切、倾情的唱法,专家称其是民族唱法借鉴通俗唱法的代表人,她的每一首作品不仅没有重复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这种“民通”唱法的旗帜没有理由不飘出她的风景来。之所以观众看好她,是因为她的风格是平和、亲近的。好听感人就是音乐的目的,方法只是达到目的的通途。颂歌作品能产生如此的互动效应,难得可贵。民族唱法要多样化,风格化,个性化,打破唱法界限,互相借鉴,是声乐领域的趋势。我们相信:她的这条路子会越走越宽,会走出中国民族唱法的一只队伍来。
 
 

版权所有 于文华官方网站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8003035号-1
Copyright © 2003-2021 yuwe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